自2006開始寫部落格以來,除了自己的投資經驗外,也有幸看到一些真正投資大師的著作。這些經驗與論述,讓我不相信以下這些事。
我不相信大多人從事主動選股,會勝過市場。
事實是,大多人去主動選股,成果是落後市場。主動選股連專業人士去做,都有很高的失敗機會。在1970年代是這樣,到了2020的今天,仍是這樣。
前者可見於伯格先生發行指數型基金的初始理由,後者可見於近代每年發表的SPIVA報告。
假如你的財務計畫,必須要成為偉大的成功選股者,譬如每年15%、20%以上的長期年化報酬才能成功,有問題的你的財務狀況。你在試著用太少的資本,試圖達到太高的財富規模。
解決這個財務狀況的方法,是擴大自身收入,而不是對投資有不切實際的期待。
由此衍伸出第二點,我不相信投資對大多人來說是一條可以”翻身”的路。
有人談投資,態度就是”不拚一下,人生就是這樣了。”
問題是,你只能在投資方面拚嗎?為什不去拚工作,不去精進自己?
工作很辛苦,要求自己更進一步或是學習新技能很累是吧。
所以投資致富比較輕鬆簡單?
一個不願意努力的人,選一條自以為更輕鬆就可以成功的路,然後說這叫”拚翻身”,我總覺得不太對勁。
第四點,我不相信,擇時進出市場是個可行的策略。
假如主動選股已經夠難了,成功在下跌前離開市場,上漲前回到市場,更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。
短期市場走勢的無法預測令人難過。明智的投資人應該懂得適應與接受這種不確定性。而不是去相信市場上有人可以預先知道未來走勢。這樣一來,你恐怕只是在愚弄自己。
相信或不相信甚麼,會成為一個人的投資原則。
人應基於理性,看出不合邏輯的事,然後選擇不相信。
而不要出於希望,相信不合常理之事。
完整討論,可見今天文章:
https://greenhornfinancefootnote.blogspot.com/2020/12/wishful-thinking-in-investing.html